□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清晨,江北新区长芦街道芳庭潘园小区。夏日阳光洒进屋中,在一间朝南的卧室,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正用一根红绳给另一名老妇扎马尾。
“今天天气好,可以坐窗前晒晒太阳。”老人嘴里念叨,手上的活儿丝毫不停,拢发、绕圈、打结……无比熟练;阳光下,另一名老妇微微阖着眼,轻轻哼着小调:“小小扇子七寸长,一人扇风二人凉……”
她叫沈桂华,今年84岁;她叫沈萃萍,今年97岁,她俩是一对亲姐妹。姐姐视力残疾,妹妹从母亲去世之日起,就担负起了照顾姐姐的重任,走到哪里都会带着盲姐,从未离开过她一天,至今已68年。
这段姐妹情感动了无数人,沈桂华也因此获得江苏好人、南京好人、第八届南京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。
16岁起,没离开过盲姐一天
沈萃萍大沈桂华13岁,自沈桂华记事起,姐姐的眼睛就不好。沈桂华16岁那年,母亲身体越来越差,离世前,母亲握着小女儿的手,担忧地望着已几近全盲的大女儿,虚弱得说不出话来。
“我会照顾好姐姐的。”沈桂华主动承诺。
一句承诺便是一辈子。
母亲去世后,父亲身体也坏了,哥哥在外地上学,沈桂华不仅承担起所有家务,还要干农活。有一段时间,沈桂华带着姐姐借住在别人家,那是一间年久失修的房子,连灶台都没有,十几岁的她尝试着搭了个土灶,向邻居借来口锅,做饭给姐姐吃。
晚上,姐妹俩睡一间屋子。由于眼睛看不见,沈萃萍分不清白天黑夜,不仅会在夜间发出各种声响,还总是嚷着嘴里苦。每到这时,沈桂华都会起身给姐姐冲些糖水或麦片,然后哄着姐姐睡去。
彻底失明后,沈萃萍很少主动踏出家门,也不愿意走亲戚。一开始,沈桂华都是自己去走亲访友,但心思一直挂在盲姐身上。有一次她回家时,看到沈萃萍坐在家门口,只要有一点声音就会扭头努力去听,突然被感动了,她知道自己是姐姐的全部依靠。
22岁那年,沈桂华到了嫁人的年纪,此时哥哥已在外地找到了工作。她思来想去,做出一个决定:我不能丢下姐姐,我要招个丈夫。
幸运的是,沈桂华的善良吸引了邻村小伙谢学和的注意。两人结婚后,沈萃萍搬到了隔壁屋。虽只隔着一堵墙,但沈桂华还是放心不下姐姐,时常夜里爬起来两三趟,确认沈萃萍是否安然睡熟。
从16岁至今,沈桂华没有出过远门,更没有离开过盲姐一天。
长子失明丈夫瘫痪,从未言弃
68载岁月并非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,时光中留下很多印记,每一道都刻着沈桂华遇到的困难。
婚后,大儿子沈朝阳呱呱坠地。沈桂华发现,随着孩子的长大,他的眼睛如沈萃萍一样,看东西越来越模糊。她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,耗尽了原本就菲薄的家底,仍没能挽回孩子的视力。
沈桂华并没有怨天尤人,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烧好早饭后,先搀扶姐姐穿衣、洗漱、吃早饭,再照顾看不见的大儿子。姐姐吃饭时,沈桂华总在一旁陪着,时不时帮着夹菜;天冷时,沈桂华会把饭菜端床上给姐姐吃,沈萃萍吃得慢,她就将棉袄垫在被褥上,帮着饭菜保温。沈朝阳记得,从他记事起,家里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:要等沈萃萍吃完饭后,其他人才能上桌。
谢学和也是个勤快人,夫妻俩靠种田养活了一大家人。然而,舒坦日子还没过上几年,谢学和就生了重病,躺在床上不能动弹。为了撑起这个家,沈桂华更是起早贪黑地忙碌,“那时起床时鸡还没打鸣,天都是黑的,干完农活回来烧好早饭,太阳才升起。”
每年最难的日子是插秧,田里水会干,给农户的时间十分有限,沈桂华提前准备好饭,将一家子人托付给邻居照顾,自己在田里从早忙到晚,连吃饭时间都没有。沈桂华还记得,一天晚上,她插完秧、踏着月色回家时,不小心摔了一跤,腿钻心地痛,第二天更是肿了起来,可她连搭把手的人都没有。那一次沈桂华忍不住流泪了,可擦干泪她还是忍着痛站起来,继续操持这个家。
6年后,丈夫离开了人世,从那时起,沈桂华一直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。
生活再艰苦,沈桂华也没委屈过沈萃萍,最好的食物一直留给姐姐;她知道沈萃萍爱漂亮,每年换季时还会扯些布给姐姐做新衣。“再大的困难,我哪怕背着姐姐都要扛过去。”她总是笑着安抚沈萃萍。
“现在最幸福”,明年给姐姐过百岁生日
迈入90岁后,沈萃萍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,6年前,她上厕所时突然大出血,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,当时78岁、心脏装着起搏器的沈桂华挑起了照顾姐姐的重任,天天在医院陪着她。出院后,沈萃萍吃不下饭,沈桂华一勺一勺喂糖水,一遍一遍摸呼吸,这“一摸、一喂”就是3个多月,硬是将90岁的沈萃萍从鬼门关拉了回来。
耳濡目染,家里的小辈们都十分尊敬沈萃萍。如今,沈桂华住在大儿子沈朝阳家,这是套三居室,一开始,她和姐姐同住在一间朝北卧室里。沈朝阳觉得老人要多晒太阳,便把自己住的南边最大一间卧室让了出来,摆上两张大床,让两位老人睡得舒坦。
孙女沈晨风是沈桂华一手带大的,和奶奶感情极深,虽然已出嫁,但逢年过节都会给奶奶买衣服和各种营养品,也会记得给姨奶奶买上一份。
“日子越过越好,现在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。”沈桂华笑着对记者说。家里老宅拆迁后,她带着姐姐搬进了楼房,还在新房里给姐姐过了90岁生日,“明年,我要给姐姐过100岁生日。”
沈萃萍话不多,但妹妹对她的好她一直记心里。
长芦街道六甲社区工作人员查德群至今记得,她第一次听说这对姐妹的感人事迹上门了解时,沈萃萍对她说:“下辈子轮到我守护妹妹,哪怕成为一条狗,我也要给妹妹看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