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文帝朱允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,却最终被叔叔把位置给夺了。细品那一段历史,其实那就是他的宿命。他的仁爱性格,用人失当,叔叔朱棣的韬光养晦、老谋深算,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都是这个年轻的侄子所不具备的。
【资料图】
先来说说朱允炆的两次错失除掉朱棣良机历史多次证明“姜还是老的辣”,缺少政治经验的朱允炆白白错失两次机会。
第一件,建文元年(1399年)二月,藩王入京觐见新帝,朱棣走皇帝才能走的路,见到皇帝还不跪拜。他的不敬行为引起了大臣弹劾,没想到朱允炆说了一句“至亲勿问”就给打发了。随后,户部侍卓敬上密折,说燕王有异志,尽早除掉,朱允炆考虑骨肉至亲,认为不至于。
第二次机会几个月后又出现了。时逢朱元璋的忌日,按例王爷应该亲赴京城前去祭拜,自己不去了,可朱棣也犯傻了,竟然派自己的三个儿子替自己去,这不是摆明了要给人家送人质吗?果然,当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、朱高煦和朱高燧到了京城后,齐泰立刻建议将这三个人扣留下来做人质。徐辉祖也建议扣留三个儿子做人质。朱棣的三个儿子,都是徐辉祖的外甥,舅舅看外甥,一般都看得比较准。而朱允炆又仁爱了一次,将三子放回属地。
通过这件事,朱棣算是彻底看清了他的对手朱允炆,知道他最大的缺点,就是太看重亲情,以致优柔寡断,这个特点,放在谁身上都是良好的品质,但放在一个皇帝身上,就是致命的短板。
朱棣抓住了这个短板,从此勇往直前。
后来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正式起兵造反。
再来看看朱允炆身边围绕的是什么人。一个是方孝孺,第二个是齐泰,第三个是黄子澄。方孝孺为翰林侍讲,齐泰为兵部尚书、黄子澄为翰林学士。这三个书生就是建文帝的智囊团。
这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:都是饱读诗书,都是文人,都有远大理想,都是书呆子。 书生误国,并非虚言。在建文元年藩王入京觐见新帝时,朱棣的嚣张明目张胆,而深受朱允炆重用的齐泰和黄子澄竟然没劝谏。这两个谋略家的水平可以想见。削蕃政策就是黄子澄个齐泰建议的,可惜实施起来,朱允炆迈得步子太急太快。结果引起了朱棣的反叛之心。
再来看看朱棣这边,他一直有当皇帝的野心,因为他有那个实力。当时各路藩王里,属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,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队,可谓兵势强大。可是这个兵力与皇帝比起来还是有悬殊的。
于是,朱棣默默开始了自己的准备工作,他招募大批强壮士兵为卫军,并进行军事训练,并开始打造兵器。
他还招募一些异人术士,其实就是给他大造舆论工作,无非就是朱棣该当皇帝。朱棣还善于打间谍战,他不但积极结交宫中宦官,还不断送礼给这些朱允炆瞧不起的人,这些宦官都甘心为燕王效力。朱允炆从来没有正眼看过这些他认为很低贱的人,他们及时全面地向朱棣提供朱允炆的线索。就是这些低贱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场斗争的胜负。
朱棣为了对付朱允炆,装病装疯,为自己赢得宝贵时间。可以说朱棣为了那个皇位,忍常人不能忍,也是拼了。
再来看战场上厮杀,朱允炆的用人不当让叔叔都觉得幼稚可笑。
在战争里,会一再证明朱允炆很愚蠢。
开始时,他派出老将耿炳文去抵御皇叔,他是朱元璋的同乡,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,可以说是身经百战。他的特点是善于守城。
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,他本可一举踏平朱棣叛军。但是,仁爱的朱允炆再三提醒耿炳文,不能伤害他的叔叔朱棣,因为他不想背上杀害叔叔的恶名。让耿炳文无法放手去打。自古皇权斗争,伤及亲人,甚至是手足或者父母,都是不可避免的事。朱允炆爱惜名誉,过于仁慈,注定干不成大事,甚至会反受其害。
耿炳文善于守城,但是不善于进攻,面对朱棣的强势进攻。中央大军的正面战场损失惨重,杀得中央大军毫无还手之力。于是他退守真定城,发挥他的优势。
可是朱允炆本人,不了解战局。他只知道,耿炳文先是大败,接着坚守不出,有辱中央的声威。于是换下耿炳文,任命李景隆。
听到李景隆带军,朱棣笑得很开心。
因为李景隆只是一只好看但不实用的花瓶。后来会一再证明,他确实不中用,逃跑很在行。
李景隆攻打北平,指挥才能让人怀疑人生。几十万大军,因为李景隆的无能,都成为叛军的刀下鬼。不过他保命水平可以,逃跑速度很快,丢下士兵一人逃窜了。
在白沟河,朱棣用十几万人,竟然将六十万中央大军杀得片甲不留。如果不是朱允炆事先安排一支独立的军队断后,可能连李景隆、郭英,甚至平安这些老将都会死在朱棣手上。
白沟河大败后,李景隆一路南逃,最后落脚在德州。德州是一座军粮极多的城池,少说也有一百万石军粮。李景隆拱手送一百多万石军粮送给朱棣,真的应该问斩。可是最后朱允炆还是没杀他。真不知道朱允炆怎么想的。不过朱棣也并不是一帆风顺,后来在平安、瞿能、郭英等将领的指挥下,朱棣也被打得一败涂地。
朱允炆的中央军也有能人,后来朱棣在济南遇到了难啃的硬骨头盛庸等人,朱棣也吃了败仗,后来无奈返回北京。
不过,在战争磨练里长大的朱棣,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劲头,这也是那个文弱的朱允炆不具备的。也就是说,朱棣的反叛之路也是一波三折,并不是一帆风顺。有好几次朱棣都面临生死绝境,可是每次他却死不掉。究其根源,不是有神灵帮助朱棣,而是朱允炆过于纵容,因为朱允炆的一句话:
“诸将以天子有诏,毋使负杀叔父名,仓促相顾愕贻,不敢发一矢。”(《明史》)
让大将无法放开手脚去打仗。
后来朱棣抛开济南,率军南下,因为那些拥护朱棣的宦官,带给他一个天大好消息——帝都空虚,帝都没有大军守卫,大军都北上清剿,数目不下一百万。有时候,小人物也能改变战争走向。
后来朱棣攻打南京城,负责镇守金川门的朱橞和李景隆贪生怕死,在叛军的软硬兼施下,打开了城门。
不杀李景隆,朱允炆这时候不知道会不会后悔?
朱棣领着大军终于冲进了皇宫,朱允炆也终于清醒过来。万分伤心之余,他一把火,将整个富丽堂皇的皇宫烧得噼噼啪啪地响。朱棣浴血奋战四年,差点连命都丢了,赢来的不过是一堆灰烬。
在皇宫的灰烬里,没有朱允炆;在被抓捕的人中,也没有朱允炆;在为保卫皇宫而战死的人中,也没有朱允炆的尸首。朱允炆活不见人,死不见尸,成了今后朱棣的噩梦。四年了,四年的流血牺牲,朱棣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宝座。
朱允炆不识大体,过于仁厚,顾念血缘亲情,不忍心杀害朱棣,最终的结果是为自己挖掘坟墓。因此,从一开始,朱允炆的性格特点,就注定他是天生的失败者。喜欢文章就点个关注呗!